製造熔模的材料稱為模料。為了得到高品質的熔模,必須選擇合適的模料。由於精密鑄造的工序較多,因此對模料性能的要求也是多方麵的。用於精密鑄造的製模材料應在下述性能方麵滿足一定的要求。
1、焊接性
模料的焊接性表示模料相互之間的接合性能。將單個的熔模組合成模組時,要求模料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和較高的焊接強度,這樣便於熔模的組合,並避免模組在運輸和製殼時自焊接處發生斷裂。
2、塗掛性
模料對耐火塗料的潤濕親和性能稱為塗掛性。製殼時,要求熔模表麵能被耐火塗料很好地潤濕,均勻地塗覆一層。模料塗掛性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型殼內腔形狀的完整及表麵光潔。
3、熔點
適合精密鑄造生產所用的模料其熔點不宜過高或過低,一般在60℃~100℃範圍內。因為根據模料的一般性能,熔點適中時,熔模具有一定的強度和熱穩定性;同時便於配製模料、製備和熔失熔模、適應生產機械化和自動化以及縮短生產周期的要求。
4、收縮率
模料的收縮率以“圓餅試樣”在一定的溫度範圍內冷卻時的直徑變化百分率表示。對模料收縮率的要求,一般希望小於I.2%,使熔模上不出現縮凹等缺陷,而且其值穩定。模料收縮率小,能使熔模的尺寸更接近於壓型型腔的尺寸,並能減少冷卻時的扭曲變形,從而保證熔模的精度。
5、熱穩定性
標準試祥在加熱時,以變形撓度達2 mm時的溫度為模料的軟化點即熱穩定性。模料的軟化點一般不宜低於35℃~40℃,否則在夏季將很難保證熔模的強度和精度。根據實際經驗,模料的軟化點應比製模及製殼工作場地的溫度高出10℃~15℃為宜。
6、流動性
模料在一定的條件下充填壓型型腔的能力稱為流動性。模料應具有良好的流動性,這樣有利於完滿而清晰地複製出壓型型腔的表麵,從而得到形狀準確和表麵光潔的熔模;同時也便於模料從型殼中熔出。
7、強度和塑性
模料的強度通常以標準試樣的抗彎和抗拉強度表示。為保證熔模精密鑄造在組合、儲存及製殼等過程中,受搬動、震動、衝擊的作用下不損壞、不變形或少變形,這就要求模料在常溫下有足夠的力學性能。用於小件的模料其抗拉強度最好大於1.4 MPa,而大件模料則應不小於2.5MPa。